编号 | 时间 | 类型 | 题目 | 讲者 | 单位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1 | 10:00-10:20 | 专题发言 |
房室传导阻滞:一定遵从一次从I度、II度I型、II度II型、III度的发展规律吗? |
柳俊 |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|
2 | 10:20-10:40 | 专题发言 |
QRS波切迹的临床意义 |
董睿敏 |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|
3 | 10:40-11:00 | 专题发言 |
房颤筛查的疑惑 |
杨燕华 | 东莞市第一医院 |
4 | 11:00-11:20 | 专题发言 |
非瓣膜性房颤诊治及管理的常见误区 |
郭军 |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|
5 | 11:20-11:40 | 专题发言 |
从临床医生的视角看心脏安全性 |
黄慧玲 |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|
6 | 11:40-12:00 | 专题发言 |
早期复极综合征的预防与评估 |
卢章 | 深圳市人民医院 |
编号 | 时间 | 类型 | 题目 | 讲者 | 单位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1 | 12:30-12:35 | 专题发言 |
企业介绍 |
正大天晴市场部 | 正大天晴市场部 |
2 | 12:35-12:40 | 致辞 |
大会主席致辞 |
吴书林 | 广东省人民医院 |
编号 | 时间 | 类型 | 题目 | 讲者 | 单位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1 | 12:40-12:55 | 专题发言 |
我国房颤管理现状与NOAC抗凝进展 |
屈玉春 | 广东省中医院 |
2 | 12:55-13:10 | 专题发言 |
抗凝与出血-临床决策的平衡与选择 |
朱洁明 |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|
编号 | 时间 | 类型 | 题目 | 讲者 | 单位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1 | 13:10-13:25 | 讨论 |
话题1:对于房颤患者,华法林、达比加群酯、利伐沙班三者,临床如何更好选择? 话题2:房颤合并冠心病抗凝,如何平衡好缺血与出血风险? |
||
2 | 13:25-13:30 | 总结 |
总结 |
编号 | 时间 | 类型 | 题目 | 讲者 | 单位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1 | 14:00-14:15 | 专题发言 |
从临床回归机制,独辟研究蹊径 |
庄晓东 |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|
2 | 14:15-14:30 | 专题发言 |
医源性房间隔缺损的研究进展 |
李波 | 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 |
3 | 14:30-14:45 | 专题发言 |
基于细胞囊泡的心肌组织再生研究 |
李振华 | 东莞市人民医院 |
4 | 14:45-15:00 | 专题发言 |
一种新型蛋白酰化修饰与心肌细胞功能的特异调控 |
段金柱 |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|
5 | 15:00-15:15 | 专题发言 |
从天然小分子化合物库中筛选CPVT特异性治疗药物 |
刘杰 | 深圳大学 |
6 | 15:15-15:30 | 专题发言 |
基于多组学探讨心房颤动发病分子机制 |
曾庆春 |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|
7 | 15:30-15:45 | 专题发言 |
MOG1致心律失常心肌病的机制 |
陈爱兰 |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|
8 | 15:45-15:50 | 讨论点评 |
讨论 |
编号 | 时间 | 类型 | 题目 | 讲者 | 单位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1 | 15:50-16:05 | 专题发言 |
心律失常介入培训带教经验分享 |
黄兴福 |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|
2 | 16:05-16:20 | 专题发言 |
心律失常介入诊疗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|
张建武 |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|
3 | 16:20-16:35 | 专题发言 |
起搏器实例及学习体会分享 |
周寿争 | 鹤山市人民医院 |
4 | 16:35-16:50 | 专题发言 |
房颤介入治疗实例及学习体会分享 |
刘炎 | 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|
5 | 16:50-17:05 | 专题发言 |
室上速实例及学习体会分享 |
吴智文 | 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 |
6 | 17:05-17:20 | 专题发言 |
起搏器植入实例及学习体会分享 |
杜一鹏 |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|
7 | 17:20-17:30 | 讨论点评 |
讨论 |